码观 源码股权投资于信息技术驱动力的技术创新,股权投资于长久真实世界商业价值的缔造。

积极探索,是源码创业者团队信念的核心理念。

日前,源码投资顾问常布鲁斯策划了这场外部深入探讨,我们从纳氏林基本原理思索金融行业持续性的其本质,亦不忘初心,强化了源码股权投资于信息技术的一致意见。

许多价值观的碎块,撷取给码荟自然生态。

金融行业产业发展的持续性

商业性是有名的,自我国殷商末期,现代人就已经开始以物买卖,顺利完成商业价值互换。商业性又是有湍流的,他们常说要横越持续性,那个持续性是甚么?消费市场具备持续性性,金融行业内亦有。

温故而知新,让他们具体来说简述呵呵金融行业的开发持续性方法论。

从社会风气供应和消费市场需求亲密关系上看,大多数金融行业的开发持续性单厢历经五个关键性的期,他们以英国咖啡金融行业的产业发展做为事例深入探讨:

第二期,消费市场需求已经开始爆发,供应尚未跟上。这时候会有大量的新公司涌入,其中虽有潜在的独角兽但整体还是鱼龙混杂,较难分辨谁将成为最终赢家。

1920年1月17日凌晨0时,英国宪法第18号修正案,即禁酒令正式生效,以压抑现代人的饮酒消费市场需求。但在1933年,禁酒令被正式废除,曾经被禁止的朋友聚会饮酒,公开场合饮酒等消费市场需求被放开,突然之间,现代人对酒的购买已经开始爆发;于此同时,曾经违法的制造、售卖和运输酒精的行为也合法化,数百家大大小小的酒厂涌现。在咖啡金融行业,1934年,全美有800多家咖啡厂商。

第二期,消费市场需求已经开始放缓,但供应持续增加。僧多粥少,意味着供应方的竞争加剧,单个公司的盈利能力受到压制,甚至破产。与此同时,金融行业内的并购活跃,集中化程度提高。

从1935年到1940年,咖啡厂的数量下降了 10%。1947年,英国咖啡金融行业的CR5和CR10(业务规模前五名和前十名的公司所占的消费市场份额)为19%和28.2%,但那个比率不断提高,到了1981年,数字分别为75.9%和93.9%,咖啡金融行业已经从百花齐放趋向了头部集中,大多数公司都没有撑过第二期。

第三期,是消费市场需求持续放缓,供应也调整收缩,头部公司也出现盈利压力,金融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1980年,英国的咖啡供需亲密关系遇到了拐点。具体来说是人口红利消退,再无二战后婴儿潮的人口爆发契机,其次是婴儿潮的人群纷纷进入了中年,过往的聚会,豪饮,在家庭生活的场景中不再多见。最后是社会风气文化环境的变动,现代人已经开始关注健康和有品质的生活方式,饮酒减少且可能倾向葡萄酒等等。多重因素导致对咖啡的消费市场需求放缓。

同时,咖啡金融行业具备强烈的规模效应,金融行业龙头会越来越集中。事实也如此。1981年,咖啡金融行业第四名Helieman收购Pabst的一家分厂,90年代,曾收购金融行业第三名Schilitz的Stroh又兼并了Heliman。不断的纵横捭阖之下,2003年英国最大的四家咖啡公司分别是Anheuser-Busch、Miller、Coors和Pabst,而他们的CR4已经达到了98%以上,供应趋向稳定。

第四期,是消费市场需求重新复苏,但供应已经顺利完成了收敛。头部公司掌握了大部分产能,控制了供应,夯实了技术壁垒,后来者较难追上头部公司,后者最终成为了持续性的赢家。

随着婴儿潮的下一代,Generation Y(1981-1995出生)的成长,他们对咖啡的消费市场需求重新增长了,并且也多元了起来,比如果味,精酿等。而因为产能相对集中,供应已经收敛,金融行业头部的集团倾向于产业发展不同的产品线来满足消费市场需求,而不至于再次进入激烈的友商竞争。这时候的公司,省去了竞争成本,是较容易取得盈利的。

通过持续性就能发现好公司?

传统意义上的好公司,就是能坚持到第四期,顺利完成了供应收敛的公司。他们在历次的供需亲密关系变动中去调整自己,通过多方面的迭代,比如规模效应,组织调整,品牌营销等去适应消费市场,持续打造技术壁垒。

但要注意,如果供应收敛了,但依然不能为上下游产业链缔造增量商业价值的公司,也不是真正的好,比如航空业的两大巨头:波音和空客。

在2020年左右,这两家公司的CR2超过80%,特别是随着全球疫情的加剧,产业链和制造工人停摆,更多的航空制造公司处在亏损甚至崩溃的边缘,这使得供应更加集中在波音和空客两家公司,数据也证明,二者的新飞机交付数在逐年上升。

除了供需亲密关系角度确认了波音和空客在金融行业持续性第四期的优势,从综合技术壁垒上上看,后来者追上金融行业头部也非常难。航空飞机制造业基本可以代表工业时代的顶尖水平,从技术,人才,资本开支等方方面面,都是技术壁垒。

但是他们的产业发展还是有许多举步维艰。

他们关注航空的上下游产业链。航空制造业的下游是航空公司,航线趋同的前提下,机票价格上的竞争是激烈的。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也曾经买过一张19英镑的机票,从伦敦飞到了马德里。即使不考虑疫情的因素,航空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ROE)基本波动在5-10%之间,也常有新闻爆出全球某家航空公司经营非常困难的消息。总之,航空制造业的下游,是较难盈利的,为了自然生态的有序产业发展,飞机也不能盲目提高售价。

所以,如果整个产业链都不能赚钱,那么头部公司维持技术壁垒也并无长久的意义,那那个金融行业中第四期的公司,也许也不是理想的。

信息技术变动冲破技术壁垒

从前面的讨论中看,成功横越金融行业持续性的公司大多有了超强技术壁垒,后来者较难再有机会同台竞争。

然而,再强的技术壁垒也可能会随着时间,环境,规模效应,特别是技术的变动等而产生许多缝隙,这样的缝隙就是一级消费市场中创业者公司的新机会。

源码做为信息技术股权投资的机构,主要关注的就是信息技术驱动力的技术创新。他们讨论信息技术可以给创业者公司带来的最强新技术壁垒,带来新天地。

比如信息技术改变汽车金融行业的其本质。燃油车产业发展百年,技术积累深厚,供应链规模优势巨大,是传统工业效率的集大成者,可以说技术壁垒强大。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突破,原有燃油车厂积累的高技术壁垒被大大削弱了。

戴姆勒集团很早就已经开始关注特斯拉,认为智能化的电动汽车是传统汽车金融行业进化的方向。但戴姆勒旗下的奔驰尝试多年,也推出过许多电动车,但始终未能收敛电动车的供应,为甚么呢?

他们讨论后归纳了三点:

第一,以特斯拉,理想汽车等为代表的电动车,用户体验很大程度上是由软件而非硬件定义的。驱动力电动车的可能是软件工程师,汽车的功能体验依靠软件的升级迭代,且数据的积累和反馈和驾驶者形成了良好互动;而驱动力奔驰的恰是硬件工程师,原有的组织很难快速适应软件开发的流程和文化,传统的优势技术壁垒被削弱甚至冲破。

第二,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性硬件,电芯,电源管理,电机驱动力等技术,完全不同于燃油车的动力系统技术。这套体系让燃油车厂商长期积累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领域的技术技术壁垒失去了作用。他们已经看到新能源产业链的产业发展带来了我国自主研发的新技术,新技术能力的溢出已经开始反哺相邻工业,带动我国制造业的全面升级,产生更多创业者新机会。

第三,新造车企业在一已经开始就把自动驾驶纳入了技术路线图中,硬件制造含有摄像头,雷达,GPS定位系统等等,软件对数据的分析涵盖了路况,路上其他的移动物体,障碍物,行人等等,并能制定最优路线。大量的数据和算法迭代,让新造车企业在早期产业发展期就积累了极大的优势。信息技术赋予了电动车金融行业新的技术壁垒。

比如生物医疗领域。在过去,从1000种药中找到前10种大概有效的药即可,持有药物专利的厂商可以收敛供应,保持盈利。但随着医学的产业发展,病人期待也需要更精细化和高效的治疗方案。药物研发人员需要投入越来越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实验,但找到新的特效药的速度也许并不会因投入增加而呈线性加速。AI制药信息技术的出现可能就改变了新药研发的其本质,研发的沉没成本得以大幅缩减,药物上市的时间也更加提前,信息技术冲破了传统的专利垄断。同理许多跨界交叉逻辑的信息技术技术创新,如手术机器人,通过3D数字化成像让医生看的更清楚,对病灶的空间定位能力提高,计算机强大的计算能力也可辅助医生判断,工程信息技术让治疗的操作标准化等。信息技术和生物医疗领域的结合,不仅更高效地缔造商业性商业价值,也许更有社会风气商业价值,让病人生活的更有质量。

信息技术迅速产业发展,他们看到初创公司冲破巨头技术壁垒的机会越来越多。某种意义上看,信息技术使得很多不成文的经验变成了体系化的制度,使得找捷径缩短竞争差距的尝试变成了新的范式。信息技术冲破金融行业持续性第四期的技术壁垒,因为它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信息技术创业者团队要冲破边界线,带来全新可能性

优秀的创始人知道金融行业的技术壁垒如何建设,也理解何时才算是触碰到了边界线的终局,他们能更好的运筹帷幄,横越持续性。但,很多人关心边界线,很少人关注核心理念,顶级的创业者团队能更上一层楼,冲破边界线,缔造商业价值。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亚马逊Amazon,从主要面向消费者的电商平台扩展到了物流,企业服务等领域。在2005年算作主要成本项的业务,到2015年都变成了收入项,这也足以证明贝索斯的远见。

如何找到这样的创业者团队?他们在学习股权投资的过程中,常要依赖许多框架去进行更好的思索,比如今天讨论的金融行业持续性方法论,或通过信息技术去寻找突破技术壁垒的新机会等。框架并不复杂,但分析的过程却是千人千面,结果也有较大差异。很多好的股权投资,似乎总带着许多直觉式的洞察。

洞察绝不是偶然,背后积累了大量的数据,特别是在一线观察而来的数据,往往一已经开始觉得最不相关的细节,在最后却有可能产生那么一点点不同的判断,而这一点点不同,弥足珍贵。所以股权投资人一定要亲力亲为,冲在一线,去体悟每一次用户调研的对话用词,去感受消费市场最真实世界的日常变动,才能看清楚好生意的其本质,预测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突破,看明白优秀创始人的核心理念能力。稻盛和夫如是说,现场有神灵。

1.本站所有资源来源于用户上传和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联系站长!
2.分享目的仅供大家学习和交流,您必须在下载后24小时内删除!
3.不得使用于非法商业用途,不得违反国家法律。否则后果自负!
4.本站提供的源码、模板、插件等其他资源,都不包含技术服务请大家谅解!
5.如有链接无法下载或失效,请联系管理员处理!
6.本站资源售价只是赞助,收取费用仅维持本站的日常运营所需!